广告

解锁桓台“美德+信用”强势出圈的“流量密码”

2023/3/2 9:56:00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2日讯(记者 江学俊 通讯员 孟杰)阳春三月,万物生辉。3月1日,桓台县启动2023年“美德润心·信用赋能”工程,助力美德信用桓台建设。“美德信用”再一次作为关键词,强势出圈,成为阳春三月的“流量密码”,植入广大市民心中。“美德信用”缘何如此高频出现,引起广泛关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叫好又叫座

  “用上这50元信用积分券吧”,在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楼里村信用超市,村民耿玲买了一大堆东西,积攒的信用积分为她省了不少钱。“做点好事,就能攒积分得实惠,为啥不去做呢?”耿玲这样说到。

  在桓台,“美德+信用”的实践推广,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从号召、倡导群众积极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到靠全场景、全方位,多内容、多形式的便民激励,引导大家从“要我立美德讲信用”转变为“我要立美德讲信用”,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流量密码”。

  社区居民可以靠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攒积分换取生活日用品;个体经营者可以靠“美德信用”积分争取贷款资金上的支持;行业单位可以靠企业信誉积分得到简易便利的政府服务;学校孩子可以靠德育表现增加在校积分,优先评优……通过信用积分激励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志愿者们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热情和动力,实现志愿服务由单向付出变为受社会尊崇的双向循环。

  立美德、讲信用,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大家做“实在桓台人”。而后又以激浊扬清、以小见大的影响力,辐射各行各业,构筑桓台良好社会环境,最终反哺给广大市民,让群众受益满意,提升幸福指数。

  这就是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内容的完美写照,“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把虚做实,将美德“无价”变信用“有价”

  “美德+信用”这项工作,从党委政府的角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仅靠宣传倡导,它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如何将这项务虚的工作做实做出效果,一直是桓台县文明办、县社会信用中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在探索思考的问题。

  县社会信用中心协调多部门多行业,创新36个守信应用场景,重点围绕减免费用、享受优惠、降低门槛等和群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方面,打造“信易惠”“信易阅”“信易游”等守信应用场景,志愿者可凭信用积分享受激励产品和优质服务。并且设立300万元信用奖励资金,鼓励引导各领域积极参与“信易+”应用场景拓展。2022年底,《桓台:让诚信变现 百名市民获暖气费减免》相关做法,被省电视台《新时代美德山东》专栏、《闪电新闻》及新浪、腾讯、搜狐等媒体转发报道,受到省委领导认可点赞。

  桓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美德信用+审批”服务新模式、县住建局的“一信四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美德诚信典型街区“扫码知信用”、邮储银行桓台支行的农村“信用贷”……各种场景应运而生,极大丰富了“美德信用”实践内涵。

  “让‘守信获益’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才能切实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发挥好信用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让信用成为市场经济的‘硬通货’。” 桓台县社会信用中心应用服务科科长耿君梅如是说。

  实践赋能,铸就“美德+信用”的“魂”与“形”

  “西莫王村:志愿服务助力妇女健康”“志愿服务奏响‘为老’心曲”“宗王村:‘身边榜样’引领村民崇德向善”……

  每日清晨,桓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公众号都会准时推送三五篇县内文明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通过这个“宝藏”阵地,将小人物、小故事演绎好大时代、大背景下的桓台故事。

  自2018年,桓台县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试点县以来,通过创新文明实践活动载体,丰富信用内涵,建立激励机制,有力促进全县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环境整治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文明实践志愿力量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文明实践”模块注册志愿者7万余人,发布志愿活动项目2300余个,总时长125万小时,“信用桓台”模块生成志愿服务信用积分信息9.5万条,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日益壮大。各类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细、科学、规范,诚信理念浸润人心,精神文明之花在桓台大地处处绽放。

  如今,在桓台,“美德+信用”有了“流量”,优秀志愿者有了积分加持,得到实惠,真正实现了“美德+信用”共融共建,共促双赢的良性循环。

编辑:葛婷婷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