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4 13:07:59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24日讯 “非常开心能获得‘网格小卫士’的称号,以后我会继续利用周末时间,参加一些公益活动。”2月20日,桓台县少海街道紫悦城社区举办“网格小卫士”评选颁奖活动,为十余名网格信用积分高、热心公益活动的小小志愿者,颁发“网格小卫士”袖章及学习用品。

紫悦城社区“网格小卫士”的评选表彰是桓台县美德信用“12345”融合创新建设路径的落地缩影。“1”是擦亮“实在桓台人”这个金字招牌;“2”是美德和信用共融共建;“3”是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总目标;“4”是桓台县文明办、桓台县社会信用中心、桓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桓台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四位一体”创新探索;“5”是机关单位、村庄社区、学校家庭、企业行业、网络空间五个领域融合建设。“12345”,以点成图,以德润人,以信成事,潜移默化中助推桓台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美德与信用,说小了是人的品行,说大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桓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曰珠如是说。

自2022年底桓台县被列入全省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36家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美德和信用桓台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关于统筹推进美德桓台和信用桓台建设的实施方案》,以最高标准、最强配置统筹推进美德桓台和信用桓台建设。
如何让“美德+信用”从虚变实,是推进美德桓台和信用桓台建设绕不开的题目。桓台县文明办、社会信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桓台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立足实际,创新思维,从机关单位、村庄社区、学校家庭、企业行业、网络空间五个领域融合思考,拓展“美德+信用”应用场景,构建起纵向联动、横向互通、全面融合的信用激励应用场景。
2023年1月,年味正浓。桓台县马桥镇信用积分年货大集上,人声鼎沸。老百姓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完年货的欢声笑语,与即将到来的新年喜悦相映成辉,充分展示着如今桓台人民的美好生活。“一分钱没花,用积分兑换了米、面、油等年货,真是太高兴了。”来自马桥镇陈三村村民陈秀平向大家展示着兑换的年货,幸福溢于言表。
“嘴上谈信用,很虚,不足以入民心。而将信用变现,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让虚变实。”桓台县社会信用中心主任任朝宇说道。

桓台县始终坚持为民服务,将“美德+信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大家提供更多地生活可能性,成为丰富百姓生活,提升幸福指数的小确幸。
此外,桓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将商户信息录入诚信典型街区信息平台,并统一生成“美德+信用”二维码,以公示牌的形式张贴在商铺门前。市民可以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商家的信用积分和城市管理星级评价,使得实体店商家也有了官方认证的评价体系。
让有德者有“厚得”,让诚信者有“福”至。桓台县从营商环境到民生实事,处处种下“美德+信用”种子,培植文明新风尚。
据悉,桓台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美德+信用”应用到长者食堂、乡村“复兴少年宫”等民生工程,为增强高品质民生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持续性提供了“新可能”。目前,已建成长者食堂304处,实现333个村、社区助餐服务全覆盖;推进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2.9万余名未成年人放学后有了学知识、长见识的好去处。通过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有效提升了桓台的“有爱指数”和“幸福指数”。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信用赋能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让群众真正成为文明实践和信用赋能的参与者、受益者。”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王超在谈到“美德+信用”融合发展时这样表示。
民之所向,胜之所往,大道可成。桓台县的“美德+信用”画卷,在群众面前铺陈开来。“实在桓台人”,用自己的画笔,轻描淡写,绘就出了桓台发展事业的浓墨重彩。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