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守得云开见月明 文明之光耀桓台

2020/1/19 21:25:58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1月19日讯近日,2019年全省城乡环卫移风易俗电话满意度测评结果出炉,桓台县总成绩全省第24名,相比2018年全省第40名上升16个名次;全市第2名,相比2018年全市第6名上升4个名次,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该项指标列同组第1名。从田野到农家,从生产到生活,文明之风吹遍农村千家万户,文明之光照耀了整个桓台的美丽乡村。

  近年来,桓台县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载体,多措并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村民文明素养,提升乡村文明水平,农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文明新风扮靓乡村“颜值”

  近日,记者来到该县起凤镇乌东村采访,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水泥路面,高大整洁的房屋,文化墙上写满了礼仪用语,村民们正在广场上排练节目。作为省级文明村,自去年以来,乌东村着力提升村庄文化内涵,深化文旅产业融合,依托乌河畔发展历史文化寻根游,以农村老房子、空闲地为平台,沿河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乡村大舞台、村史馆、馒头房等,集中展示了村庄历史文化风貌,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

  走进全国文明村——果里镇后鲁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美丽乡村的“高颜值”画卷:环境整洁,道路宽阔,村民精神饱满,广场上歌舞飞扬。近年来,后鲁村“两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出了人文、和谐、幸福、宜居、文明等“五个建设”目标,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了“新颜”。该村新建的居民社区采用园林式设计,一步一景,小区外围以前是垃圾山,经过清运治理并进行了绿化美化,形成了一个种满柏松、国槐、黄金柳等观赏植物的带状公园,村民居住区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小区。

  文明不文明,关键看环境。近年来,桓台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五化”(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通盘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将“户户通、巷巷亮、街街净、家家暖”作为乡村振兴“八位一体”模式的重要内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加快“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保障群众安全出行。不断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对社区环境、建筑垃圾进行专项整治,实现“街街净”。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每个镇建设1至2个农厕管护服务站,全部达到“十有”标准。加快推进农村冬季清洁供暖“家家暖”工程,继续实施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健全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搞好乡村饮水安全项目,获评全市唯一省级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

  文明实践培育文明乡风 构筑农村精神文明新高地

  “要不是你们,俺都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感谢大家一直记挂着俺。”新城镇河南村村民王丽英高兴地合不拢嘴,连连道谢。在王丽英82岁生日这天,一大早,村内予愿扶贫孝善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便提着生日蛋糕来到她家,陪她过生日。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南村成立了予愿扶贫孝善志愿服务队,捐资设立了予愿老年人帮扶基金,自2018年4月起,免费给本村年过80岁的老人赠送生日蛋糕,现已送出20多个。“每次把生日蛋糕送到老人面前、看到老人们幸福的笑脸时,我们也觉得非常开心。”志愿者李文娟说。

  为进一步营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培育文明乡风,桓台县引导各村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围绕中央新时代文明实践五项工作内容,用活“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335个村文明实践站,除少数旧村改造村外,常态化开展活动的有294个,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9000余场次,树立了和谐、团结的新风尚、新风气。

  “以前村里哪户人家有红白事,请客摆个四五十桌很常见,动辄就要花掉七八千元,给群众带来很大的负担。”田庄镇高楼村村民于克勤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家里的红白事都要由理事会负责操持,一切从简,破除陋习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

  自去年以来,桓台县各镇(街道)以深化移风易俗为切入点,以马桥镇后金村为样板,在全县推广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婚礼,组织有条件的村居、企业整合礼堂、广场等场所,增设婚庆设施,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新人婚前报备登记即可免费使用。如果几对新人同日结婚,则一次布置,错时使用。村里成立文明婚庆志愿服务队,统一制定婚礼流程,义务帮助村民操办婚礼。通过算清经济账、时间账、便利账,破解了农村婚礼费钱、费时、费力等难题,实现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的目的。

  针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现状,桓台县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围绕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全覆盖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广泛开展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巾帼文明岗、“莲姐姐”优秀志愿者等评选活动,通过媒体、“喜报送娘家”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事感到身边人。如今,传播思想、实践文明的热潮在桓台大地涌动,向上向善、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热心公益等理念已深深根植于桓台百姓的心中。

桓台县首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婚礼

  以人民为中心 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助推乡村振兴

  夕阳西下,索镇义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响起了《好日子》的音乐。张兆华和姐妹们伴随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她们的身影带动了整个村的夜晚氛围。

  “我们每天吃了晚饭就在这里跳舞,除了锻炼身体还能拉近邻里间的关系。”张兆华说,她在这支舞蹈队里学到了很多种舞蹈,每年都会参加村里的春晚,有时候还代表村里去镇上演出,这是她以前都不敢想的。

  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村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而旱厕改造后的便利让村民生活更有了尊严。“俺的腿有残疾,以前上厕所,蹲下后就起不来,很不方便。自从进行了旱厕改造后,俺也用上了以前只有城里人才能用的抽水马桶,不仅方便多了,而且也干净多了,连苍蝇、蚊子都变少了。”唐山镇王茂村五保户周焕新对记者说起自己家进行旱厕改造后的生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俺的生活是越来越好,这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党的扶贫政策,是好的政策让我这个残疾人过上了好日子。”

  俗话说,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一个地区厕所的卫生状况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地的文明程度。近年来,桓台县把旱厕改造工作作为一项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来抓,在全省率先完成整建制旱厕改造,桓台县农村旱厕改造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桓台县以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为契机,立足“美在家庭”创建活动,助力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打造了一批“庭院美、居室美、家风美、厨厕美”的“美在家庭”示范户和“环境美、生产美、生活美、村风美”的“美在家庭”示范村(居),让群众过上“面子美、里子更美”的幸福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群众相结合,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桓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风文明水平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和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改善。(通讯员 张运波)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